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1 20:23:10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7篇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线。

2、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重、难点] 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学过程]

一、平移

平移铅笔:让学生动手用铅笔在方格纸上移一移,并说一说移的前后铅笔的位置关系。说明铅笔平移前后的线条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题:这幅图中有许多组平行线,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让学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后说一说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题:本题平移后线段之间的平行关系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寻找一些斜线之间的平行关系学生可能更困难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简单图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在平移前后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过折一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线的特征。活动中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就互相平行的折痕进行讨论;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讨论如何说明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

3、说一说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根据书中给出的图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看到了哪些平行线,与同学交流。

三、画平行线

教学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

从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找平行线。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在探索体积单位进率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归纳相邻体积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课前准备:

正方体 教法学法 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单位间的进率。

3、提问:(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引入新课

到底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猜想

1、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提问:体积是多少?

给一条棱涂色,提问:棱长多少厘米?(10厘米。)

提问:体积是多少?

(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教师:由此可知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 教师:如果把刚才的图理解为棱长1米,即体积为1立方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请生说一说推导过程。

教师:能说一说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1000。)

(3)完成课本34页表格,进一步区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

2、体积单位的互化。

(1) 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需要把体积单位进行转化,现在来学习这个问题。

出示例3: 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教师:看一看问题是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还是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如何计算?并说出这样计算的理由。

学生边讨论边试算。然后归纳,老师:大化小,乘进率。

3.81000=3800立方分米

(2)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生独自完成,集体订正,说明计算过程。

(3)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归纳,老师小结。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三、巩固提高

1、试解下面几题

①2米380立方分米=( )立方米;

教师可作提示:哪部分需要转化?没转化的部分如何办?

②5.34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课本做一做

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课本P36练习八:1。(写出转化过程)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用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进率。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回顾

(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相互交流。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此处隐藏1378个字……>

(1)按照补充的条件,找相应的式子,如(1)相当于去年的25%.

分析:去年的生产量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产量相当于去年的25%,占25份,对应关系是:

去年的产量□100

今年的产量360025

设去年生产x台,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个式子的括号里填(1).

(2)按照式子找应补充的.条件.

如:

分析:100份与3600台相对应,也就是今年的生产量3600台是单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产量是未知数,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号里应填(6).

三、巩固

(一)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果园里有梨树168棵 苹果树有多少棵?

(二)机床厂现在制造一台机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来的成本降低25%.原来制造一

台机器要多少元?

(三)工厂去年生产换气扇6220台,今年比去年增产20%,今年计划生产多少台?

(四)某印染厂原来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动印花机后,印花人数减少了40%,现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点评

这节课所出现的分数两步应用题的四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是在几节课中出现,采用一例一类题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学生学起来似乎轻松一些,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这节课摆脱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抓住了分数应用题的核心倍数关系和量率对应,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把四种题型构成一个整体,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揭示数量的具体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体的数量与抽象的数之间的关系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能在较高的水平上来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减轻了负担。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在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简明的结构,主要指再生能力较强的基本结构。这节课把分数所表示的两个量的倍数关系作为基本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具有认知结构的同化和调整功能,它必须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能将所包含的内容统筹兼顾,有主有从。这种简便而大容量的知识结构,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训练材料,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详细介绍:

课题: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算理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拆数游戏.

(1)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480,520,790,210,630

(2)把下面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360,720,270,450,840,980

2.口答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2)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3)32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3.口算

(1)20+40+300=(2)300+400+20=

(3)60-20+300=(4)300-200+60=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题

师说: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看谁积极动脑筋,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

2.学习例6

出示例6320+40=

师说:谁来给大家读读题?同时贴出直观图.

师问:谁能看着直观图,想一想320加40等于多少?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算出的吗?(20加上40得60,300加上60得360)

计算过程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小声说,同桌同学互相说)

3.学习例7

引出例7

师说:320+40=360大家都会正确计算了,那360减40你们会算吗?

出示例7360-40=

师问:360减40等于多少呢?你们是怎么算出的?(学生如说不出可看例6下的直观图.)(60减40得20,300加20得320)

师问:这道题不是减法吗?为什么300要加上20?

4.比较

师说:观察例6、例7,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然后几十加几十或几十减几十,再与几百合起来)

5.练一练

160+30=230+40=190-30=

270-40=60+120=180-60=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答案,说一说计算过程.

6.学习例8

师问:这道题谁知道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300加上400得700,700加上20得720)

师问:那720减去400怎样算呢?

出示:720-400=

学生独立说计算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演.

7.比较

师问:比较一下例8里面的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然后几百加几百或几百减几百,再和几十合起来)

8.练一练

(1)150+300=240+400=450-300=

640-400=700+210=810-700=

(2)410+50=770-600=280-60=

630+200=300+370=490-80=

9.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先把几百几十的数拆成几百和几十的数,然后几百和几百加减,几十和几十加减,最后再合起来.下面我们要做一些练习,老师看看谁最认真,今天的知识学得最好.

三、巩固反馈.

1.每张卡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140

40

350

200

440

300

560

30

650

40

360

200

6个小组比赛,把答案写在反馈板上,看看哪组全对的同学多.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10+80=360-200=550-40=400+450=

30+260=630-200=620-300=720+40=

40+430=760-60=190+200=890-80=

25+47=300+570=700-400=87-75=

给相同的时间,看谁算的题对的多,谁获得胜利,给予表扬,还可以模拟记者采访:请问你有什么绝招可以算得又快又对?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